環球軟件為客戶提供從IT基礎設施構建到客戶業務應用全生命周期的建設咨詢,同時,提供業務、數據、應用和技術藍圖,為客戶的信息化建設提供中長期規劃,面系統地指導信息化建設,以滿足其可持續發展需要
環球軟件通過在業內大量項目的管理案例,培養了一支具備高度客戶服務意識的項目管理團隊,并通過內部專業化的項目管理體系予以指導、規范與監控,為用戶提供客戶化的項目管理服務,致力于在整個項目管理過程中交付高質量、高客戶滿意度的交付物,最終實現項目目標。
環球軟件提供基于服務器、軟件、硬件、存儲、網絡于一體專業服務,系統集成服務能夠幫助客戶解決現有問題,并針對現有平臺架構進行優化。環球軟件承攬了多項系統集成工程,建立了一整套高級的工程管理體制,在系統集成工程的管理和施工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環球軟件致力于為廣大客戶提供完善的軟件開發服務。我們提供強大的技術研發團隊,完善服務貫穿整個開發過程,包括:需求分析、產品設計、軟件開發、測試、交付等。環球軟件擁有通過CMMI-5級認證的軟件開發成熟度模型,通過采用“大物移云智”技術,協助客戶加速新產品開發或升級產品的推出,并保證質量,有效管理開發成本,從而助力客戶實現業務目標。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公司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軟件項目開發流程和質量保證體系,保證了軟件開發的有效性。
環球軟件對用戶現有的信息系統基礎資源進行監控和管理,及時掌握網絡信息系統資源現狀和配置信息,反映信息系統資源的可用性情況和健康狀況,創建一個可知可控的IT環境,從而保證用戶信息系統的各類業務應用系統的可靠、高效、持續、安全運行。
保障“售前、 售中、售后”一體化、全過程的服務是我們的宗旨。擁有多年技術服務經驗的技術支持團隊,400呼叫中心提供7*24小時不間斷服務響應,快速響應并全方位地為您解決問題,讓您無后顧之憂。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面向全體城鄉居民提供最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是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守護群眾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4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優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布局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中國政府網,2025)。
《指導意見》針對當前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提出了優化布局、完善體系、提升能力的系統性舉措,為“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基層醫療衛生工作明確了方向。接下來基層醫療機構發展的重點在哪?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和行政區劃調整,基層醫療機構總體呈現農村減少、城市增加的情況。面臨的形勢包括:鄉村人口減少和老齡化加深、偏遠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便利性不佳、需要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按不同規模和標準進行分類指導、加強建設。
《意見》是在為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和謀劃編制“十五五”規劃提供依據,指導各地結合實際,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布局好、建設好、使用好。
《意見》明確,要辦好鄉鎮衛生院、合理設置村衛生室、辦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便利設置社區衛生服務站。原則是堅持“政府主導、規劃先行,保持存量、優化結構,依托區劃、兼顧人口,統籌資源、分類建設”,以基礎薄弱地區為重點,結合國土空間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編制實施。強調既要充分考慮不同地區的差異,防止一刀切,出現服務“空白點”,也要避免資源閑置浪費。
“四項任務”總體上與原有基層機構設置建設有關政策保持穩定連續,但在新形勢下又有部分調整。比如從注重機構全覆蓋轉向更加注重服務全覆蓋,比較典型的案例有浙江桐廬縣,當地通過打造“15分鐘醫療服務圈”和“毗鄰村組團共建”模式,實現基層服務全覆蓋,增加了百姓就醫的便利性和可及性。
《意見》指出,原則上在每個鄉鎮辦好一所衛生院,對撤并的鄉鎮,結合實際可將原有鄉鎮衛生院轉為建制鄉鎮衛生院的分院或進行合并。這無論對于醫療機構本身還是老百姓而言都是很有必要的。以筆者走訪過的新鄉市獲嘉縣太山鎮衛生院為例,當地由于撤鄉并鎮等因素影響,原來這個鎮有兩個公立衛生院,去年在相關部門主導下,太山鎮衛生院正和另外一個衛生院進行初步合并,太山鎮衛生院院長郭林規劃把兩個醫院進行分類,一個主打精神衛生服務,另外一個主打基礎醫療服務。
再看村衛生室,目前確實一些村落人口非常稀少,而村衛生室工作人員也要生存。所以《意見》給出的方向是:1個行政村有多個村衛生室的應合并設置;人口較少或面積較小、交通便利的行政村可與相鄰行政村聯合設置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可不單獨設置村衛生室。
然后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一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確實發展迅速,但一些“新城”尚無相關機構。本次政策指導的精神是:原則上在每個街道辦好一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未設置的街道應按標準新建,也可通過轄區內其他醫療衛生機構轉型實現。
社區衛生服務站主要是便利性原則,適當擴大服務人口多、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較遠的社區衛生服務站規模,提高其服務能力水平。
《意見》將“提升基層基本醫療服務水平”列為重點任務,包括健全科室設置、擴大用藥目錄、強化醫務人員培訓等。這些措施與“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一脈相承,強調通過硬件升級和人才下沉(如城市醫院派駐、聯合門診)補齊基層短板。以濉溪縣人民醫院為例,當地通過醫共體建設推動縣域資源整合,派駐科室醫生下沉到鄉鎮衛生院進行長期幫扶,為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作出表率。
同時《意見》還給出了具體的舉措,比如加快推進縣域內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心電診斷、病理診斷、消毒供應等資源共享中心建設,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結果互認。擴大基層常見病和慢性病用藥種類,推動縣域醫共體用藥目錄統一,保障用藥銜接。事實上,《意見》指出的地方正是如今多數醫療機構亟待解決的地方,比如部分基層醫療機構設備差,檢查檢驗結果與三級綜合以上醫院大相徑庭,導致老百姓對基層醫療機構的“信任度”下降。若能推進縣級醫療機構設備、人才等進基層,相信會有很大改觀。
《意見》提出“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體現了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的轉型。國家衛健委基層司此前已明確將“醫防融合”作為公衛重點之一,鼓勵基層醫療機構通過數字化手段和醫保支付引導患者基層首診,既緩解了大醫院壓力,又強化了疾病預防和健康管理的連續性。以安徽省滁州市龍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例,自去年開始,該中心啟動“數字化中醫館”,群眾去就診既提升了效率和準確度,也能解決自身健康問題。
人才隊伍方面,《意見》提出要增加緊缺人才培養,強化中醫藥人員配備,通過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開展人員培訓進修、推動城市醫院人員下沉等多種途徑不斷壯大基層醫療衛生隊伍。
《意見》提出的保障措施有:加強組織領導,將優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布局建設與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完善基層運行機制、加強基層人才隊伍建設等一體推進;強化規劃引領,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服務設施統籌規劃、毗鄰建設;落實政策保障,中央資金重點向基礎薄弱地區傾斜。促進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做好宣傳引導,及時總結各地優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布局建設的進展成效和典型經驗。
客觀而言,《意見》的發布對于基礎薄弱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來說是利好消息。但我們也要認識到,當下偏遠地區設備與人才短缺問題仍突出,部分地區基層機構仍局限于基礎診療,專科能力有待提升。需要各地進一步通過績效改革吸引高水平醫務人員下沉。
盡管《意見》提出多個方面的策略來支持基層醫療機構發展,但資金、人才、設備、規劃等究竟如何落實、落實程度如何,需要用手段監管,用時間說話。建議中央與地方財政部門聯動投入,完善基層醫生職稱評定與培訓體系。通過加大力度推動醫防融合,降低一定區域內疾病帶來的經濟負擔,同時探索多元化服務模式,增強基層醫療機構服務的靈活性。
無論如何,《意見》的出臺,既是落實“健康中國2030”戰略的具體行動,也是對國務院分級診療、強基層部署的深化。期待未來基層醫療機構能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真正強起來,提高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為老百姓筑起健康中國的第一道堅固屏障。
保持聯絡
合作一下
關注環球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