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習近平總書記對此高度重視。他強調,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抓實抓細工作落實,盯緊苗頭隱患,全面排查風險。
國務院安委會深入部署,于2023年8月印發《全國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作為燃氣行業主管部門,牽頭制定了工作方案,并組建全國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專班,在國務院安委會領導下,統籌協調各有關部門、地方黨委和政府實施專項整治工作。應急管理部作為專班副召集人單位,充分發揮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綜合協調作用,督促推動各地各部門深刻汲取燃氣事故教訓,進一步統一思想和行動,采取堅決有力措施,扭轉燃氣事故多發勢頭。
各地各部門聚焦燃氣安全痛點堵點問題,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壓實燃氣安全“一件事”全鏈條責任,健全法規標準,完善管理機制,強化科技賦能,筑牢安全防線,全面提升排查整治質量和城鎮燃氣本質安全水平,推動燃氣安全專項整治走深走實。
燃氣安全關系千家萬戶,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必須提高政治站位,落實責任措施,確保安全。
2023年7月30日召開的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強調,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杜絕“事后發力”思想,堅持眼睛向下、緊盯一線,下沉監管力量,嚴格監管執法,全面開展燃氣安全大起底、大整治,針對問題氣、問題瓶、問題閥、問題軟管、問題管網、問題環境等關鍵環節,明確責任、直搗病灶,堅決遏制燃氣事故多發勢頭。
在國務院安委會組織開展的今年一季度全國安全生產明查暗訪中,檢查組通過明查暗訪、解剖麻雀等方式,進一步推動各地各部門和企業單位全面排查治理各類燃氣安全隱患,持續加強和改進燃氣安全生產工作。
今年3月25日召開的應急管理部黨委會、部務會強調,要自覺胸懷大局、服務大局,堅決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的政治責任……配合有關部門扎實開展燃氣管道“帶病運行”專項治理,深化燃氣全鏈條安全專項整治,加快推進老舊燃氣管道更新改造。
在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動下,各地各部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突出關口前移、預防為主,深入部署、狠抓落實,特別是結合今年啟動的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推動燃氣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不斷筑牢燃氣安全防線。
積極開展燃氣安全調研,組織專題會議研究解決問題,成為各地黨委政府的一項重點工作。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就進一步做好全省安全生產特別是燃氣安全工作進行專題研究部署,要求各級各部門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抓好燃氣安全工作,拿出更有力、更有針對性的舉措,堅決整治燃氣管道“帶病運行”等突出問題。遼寧省委書記郝鵬在沈陽市調研時強調,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扎實做好燃氣安全等重點工作,切實把責任和壓力傳導到基層末端,堅決守牢安全底線。青海省委書記陳剛調研督導城市燃氣管網安全工作,強調要堅決扛牢安全生產政治責任,全面排查整治城鎮燃氣安全全鏈條風險隱患,認真開展分析研判、重點化解,真正把“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轉化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動力。海南省委書記馮飛主持召開省委專題會議,研究全省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和城市燃氣管道安全運行工作,要求把燃氣安全放到事關百姓安危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大局的高度來認識,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全力抓好排查整治,切實防范化解燃氣安全重大風險。
執法監管“一件事”是推進跨部門綜合監管的一項創新舉措,也是破解多頭管、無人管等難點的重要抓手。各地積極探索、形成合力,深入推進燃氣安全專項整治。
浙江省積極推進瓶裝燃氣等執法監管“一件事”。杭州市錢塘區以“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為契機,建立燃氣安全監管組織領導機制,統籌綜合執法、公安等部門資源,著力打造協同高效的燃氣監管體系;從嚴從重查處燃氣行業無證經營、違法運輸、非法存儲等違法行為,重拳打擊老舊小區出租房、小餐飲店使用“黑氣”亂象,共查扣“黑氣瓶”350個,并依法處理相關責任人。臺州市天臺縣建立燃氣監管“一件事”部門協作配合機制,清單式明晰部門職責,推動企業商戶向“全鏈條自我防控”合規性經營轉變。
江蘇省部分地區也積極探索實踐。宜興市成立18個屬地鄉鎮燃氣專委會,并細化屬地職責。“我們還明確了鎮(街道)、行政村(社區)、自然村(小區)、樓棟四級燃氣安全工作職責,將燃氣用戶使用安全、違法違規行為監管、送氣服務等納入網格化服務管理事項清單。”宜興市燃氣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無錫市新吳區建立專業防控網格和基層管理網格“雙網格”管控體系,將轄區劃分為278個網格,配置301名屬地網格員和21名燃氣企業技術網格員。屬地網格員與燃氣企業技術網格員協同配合,為網格內燃氣用戶清單建立“一戶一檔”,落實燃氣用戶與“雙網格”人員掛鉤機制,形成發現、分派、處置、核查、結案閉環式工作流程。
其他地區也在發力。河北省張家口市橋西區城市管理、商務、應急管理、市場監管等部門齊心協力,堅持“氣、瓶、閥、管、網、環境”同查同治。“有人偷偷運輸、銷售瓶裝液化氣……”今年1月8日,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青云譜分局經偵大隊接到群眾舉報后,立即會同有關部門展開行動,最終查獲86個液化氣瓶,并將非法經營者繩之以法。
2023年6月21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富洋燒烤民族街店發生特別重大燃氣爆炸事故,暴露出嚴重問題。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于2023年9月印發《城鎮燃氣經營安全重大隱患判定標準》,指導各地加強城鎮燃氣安全風險防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修訂了《液化石油氣鋼瓶》《液化石油氣瓶閥》等標準,并轉化為強制性國家標準,同時提請國務院恢復瓶裝液化石油氣調壓器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進一步提高安全要求。
全國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啟動后,針對燃氣安全監管職責不清等問題,不少地區對燃氣管理條例進行了修訂。2023年11月1日修訂施行的《寧夏回族自治區燃氣管理條例》明確燃氣管理部門和其他部門的監管職責,還細化燃氣經營企業在安全宣傳、免費安檢等方面的責任。
記者查詢發現,新修訂的《甘肅省燃氣管理條例》《南京市燃氣管理條例》均于今年5月1日起實施。前者要求,管道燃氣經營者應當定期向燃氣用戶提供免費入戶安全檢查服務,其中居民用戶每兩年不少于一次。后者則增強了罰則效力,補充完善了五類處罰情形。
為防范第三方施工破壞燃氣管道,今年4月1日施行的《福建省防范第三方施工破壞燃氣管道管理辦法》明確了項目施工階段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和管道燃氣經營企業要落實的燃氣管道保護責任和措施。其中,施工單位在燃氣管道安全保護范圍內施工作業的,需提前48小時通知管道燃氣經營企業,并采取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
為強化燃氣配送人員管理,江蘇省常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出臺《常州市瓶裝液化石油氣配送人員不良行為記分管理辦法(試行)》,根據燃氣配送人員違規配送嚴重程度分別給予記12分、6分、3分、2分和1分,記分累計達12分者不得從事配送工作。今年4月8日,該局發布通告,對36名配送服務人員予以計分處理,其中3人計滿12分,被暫停燃氣配送服務。
整體來看,各地加快修訂完善制度規定,不斷從制度上補齊短板,有效撐起了燃氣安全制度防線。
推動燃氣企業主要負責人“知敬畏、明責任、控風險、提能力”,進而帶頭履職盡責、夯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是防范遏制燃氣事故的重要舉措。
2023年12月,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應急管理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聯合舉辦全國城鎮燃氣領域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視頻培訓班,首次通過直播形式同步培訓全國城鎮燃氣領域企業“第一責任人”和有關部門燃氣安全監管人員。通過學習,不少學員表示,在精神上補了“鈣”、能力上充了“電”、行動上加了“油”。“要做到知法懂法,堅決當好企業安全管理的明白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天然氣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曉惠說。
不少地區通過專題培訓、述職評議、考核打分等方式,積極推動燃氣企業“掌舵者”履職盡責。
今年3月10日,為提高餐飲企業“第一責任人”履職能力,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專班對全州使用燃氣的餐飲企業主要負責人啟動燃氣安全專題培訓。該專班辦公室工作人員游浩介紹,目前,該州共有9734家餐飲企業參加線下集中培訓、823人參加線上學習并通過了線上考試。
今年3月12日,山東省聊城市城鎮燃氣安委會召開全市城鎮燃氣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履職“一述二查三問四評”會,聊城市城鎮燃氣安委會相關成員單位、社會代表、安全專家和職工代表對聊城新奧燃氣有限公司等5家燃氣企業“一把手”評議打分。某企業“一把手”得分最低,深刻認識到“落實不好法定職責是跑不了、逃不掉的,不履職就是違法”。另一家企業“一把手”答不出問題丟了面子,此后針對一級風險點,每月都帶隊檢查一次。在企業主要負責人的重視推動下,不少企業積極完善規章制度,加強評估,保障安全投入,推動問題隱患整改。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天然氣有限公司定期更新燃氣安全管理制度,并對各場站應急預案和應急演練情況進行評估,做到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
對確需改造更新的管道,湖北省武漢市燃氣集團有限公司及時改造更新。“我們每年依法足額提取安全生產費用,同時拓寬燃氣隱患整改資金投入渠道。”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陳亮說。
一些地區和企業通過創新引領、科技賦能,著力提升燃氣異常情況的監測預警能力。
記者了解到,安徽省建立的省級智慧監管平臺累計匯集14.4萬公里的城市地下管網基礎信息數據,布設完成16.3萬余套前端感知設備。該平臺運行以來,已發布并有效處置三級以上預警1316起,其中二級以上預警24起。
今年1月19日,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一環路附近1個燃氣井及周邊6個電力、通訊井內甲烷濃度快速上升,疑似燃氣泄漏,成都市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及時發出預警,險情被及時化解。
江西省安遠縣住建局燃氣管理辦公室主任劉濱告訴記者,該縣投入190余萬元打造智慧工地(燃氣)監管平臺,實現對建筑工地、燃氣站點作業情況的24小時監控,“平臺投用以來,在燃氣方面累計發送預警信息950余條,處理故障630余項。”
湖北省武漢市整合企業資源建立全市燃氣管網“數字地圖”,與市政占道挖掘監管平臺實現信息對接,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推送占挖信息,提醒管網運維人員提前介入,防止建設工程因信息不對稱挖破管網。
為解決送氣難、用氣難和運輸安全問題,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對3萬只智能新氣瓶植入感應芯片,對6萬只舊氣瓶張貼二維碼進行鋼瓶溯源,為液化氣瓶建立“電子身份證”,形成一體化管理和“一鍵查”氣瓶追根溯源新格局。
一些燃氣公司通過智慧燃氣建設,實現燃氣運行管理從“地上、地下”走向“云端”。
浙江海寧新奧燃氣有限公司聚焦安全管理“看得見、知重點、有人管”,搭建智慧燃氣安全運行管理平臺,覆蓋工程、管網、廠站、客服、泛能五大業務場景,實現65項示險功能。“我們配置的全天候運轉的激光甲烷監測云臺和熱成像云臺,能實現360度無死角實時監測,比人工監測精度提高了50倍。”該公司總工程師焦通說。
山東港華燃氣集團有限公司引入PPB級“高精準激光天然氣泄漏監測”巡檢車,大幅提高巡檢精度,實現對1萬余公里燃氣管道的全方位檢測。
黑龍江哈爾濱中慶燃氣有限責任公司利用無人機搭載高性能激光甲烷遙測儀對高壓燃氣管線開展三維立體巡視、檢測,發現異常情況可及時回傳影像資料,實現巡視與檢測合一,防范管線受到第三方外力破壞。
●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6月5日七版 原標題《多方發力 共筑防線——燃氣安全專項整治綜述》責任編輯:劉喚宇